要想做好亚马逊,首先要了解它的规则,遵循它的规则,利用它的规则。亚马逊是一个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平台,事实上到目前为止,它仍在客户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,客户的满意度极高。这一切都源于它提出和坚持实践着的四大商业理念,即重推荐,轻广告;重展示,轻客服;重产品,轻店铺;重客户,轻卖家。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理念进行闻述。 一、亚马逊的四大商业理念 1.重推荐,轻广告 卖家可以发现亚马逊平台上的站内推广形式很少,基本上除了广告(产品广告(Sponsored Products)和展示广告(Display Advertising)就是促销活动( Promotion)了,实际上这些也不是亚马逊的关注点和盈利点,它始终都在以客户体验为导向,过多的广告会引发客户的反感。 客户登录亚马逊以后,系统会根据他的浏览习惯、搜索习慣、购物习惯、付款习惯等个性化数据,进行关联推荐和排行推荐,以拓展他的选择范围,增加他的访问深度。从结果上来看,这两种推春方式的转化率也不错,有效地触发了客户的购买动作。 亚马逊上有一个推荐位“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”,翻译为“经常一起购买的商品”,比如有的客户在购买打印机时,会给他推荐墨水;在购买读卡器时,会给他推荐SD卡或TF卡。 另外,当客户再次登录亚马逊网站时,之前浏览过的产品仍会被展示,继续对他进行提醒和刺激,很多客户也在这样的刺激下做出了购买决定。凭借着这样的算法和技术,亚马逊在业内有着“推荐系统之王”的美称,据统计,亚马逊有35%的销售额都与推荐系统相关。 2.重展示,轻客服 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的是,亚马逊没有即时在线客服。所以如果买家在购买产品前有疑问,只能通过邮件这种形式来咨询卖家,一来一回的时间成本很高,等到卖家回复时,买家可能已经离开了。 所以这就促使卖家必须在产品页面将所有的信息表达得尽量丰富、全面和完整,同时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优化,在标题、图片、五行描述、长描述等方面精心打磨,将买家想要了解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展示。 这种邮件系统是亚马逊的特色,其目的是鼓励买家自助购物,尽可能简化整个交易流程,想买就下单等收货,不想买就换个产品继续了解,省心、省力、省时。 3.重产品,轻店铺 有人说,想要做好亚马逊,选品是重中之重。想要成为亚马逊上的成功卖家,绝不能靠多店铺或者多SKU(库存进出计量的基本单元)来运作,因为在亚马逊进行关键词搜索时一般不会出现店铺。所以卖家只庵靠不断优化产品,来让自己的产品排名靠前。 很多优秀的亚马逊卖家的经营策路部是“少做产品,做精产品“,整个店铺可能只有十几款产品,少数几家的产品甚至在十款以内,仔细分析他们的产品会发现一个月内写好的人数不少,说明了销量也确实不错。 这种经略会让实家更有效地进行库存管理,集中精力做好产品,服务好买家。而在选品上,卖家要注意三个同题,一是要选择自已熟恶的,二是要选择有价格优势的,三是选择能满足市场需求的。 4.重客户,轻卖家 亚马逊设计了两套评价体系,一个是商品评论(Review),另一个是卖家反惯(Feedback),前者针对的是卖家提供的产品,后者针对的是卖家提供的服务等综合因素,这表明亚马逊非常鼓励客户表达真实的购物感受。 这两套评价体系对卖家的影响都比较大,前者影响的是销量和转化率,后者影购的是卖家的排名和黄金购物车(Buy Box),如果评价星级非常低,不但没有什么曝光和流量,甚至会受到亚马逊的警告或者被移除销售权限。 不过卖家也不要认为自己一定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,技照实际情况来看,亚马逊对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平衡点把握得比较好,它会根据实际情形来判断责任归属。如果确实是卖家的同题,严重的会被关闭账号;如果是买家无理取闹或是出于其他动机诬陷卖家,亚马逊也会做出公平的处理。 1. 精准选品:市场的半壁江山 记住:有时一个稳定的小众市场比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更有潜力。 2. Listing优化:让产品会”说话” 小技巧:定期进行A/B测试,不断优化转化率。 3. 评价管理:口碑就是金子 警告:严禁购买虚假评价,一旦被发现后果严重。 4. PPC广告:精准投放很关键 提示:不要忽视利润较高但销量一般的产品,它们可能是PPC的最佳选择。 5. 库存管理:既不断货,也不积压 特别提醒:节日季备货要提前几个月开始规划。 6. 主动客户服务 建议:善用自动回复功能,但要定期更新内容保持人性化。 7. 数据分析:洞察先机 技巧:熟练使用Excel等工具可大幅提高分析效率。 8. 跨境卖家注意事项 结语 亚马逊平台风云变幻,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学习和灵活应变。记住,胜出的往往不是规模最大的卖家,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卖家。祝各位在亚马逊的征途上节节胜利!